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證交所股票代碼:1301)這間集合包括生化科技、石油化學加工和電子組件生產等諸多項目的企業集團,在共同創辦人王永在於11月27日星期四,以93歲之齡逝世之後,其權力分配正式進入新的年代。
王永在是於2002年退休的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之弟,他協助集團發展電子材料業務,其中包括全台最大的DRAM晶片製造商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美國的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和南亞合資經營的華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風遺澤
王永在於2006年以副董事長之職退休,並將公司移交給七人管理,其中包括他的兒子王文淵、王永慶之女王瑞華、王文淵之弟王文潮,以及王瑞華的妹妹王瑞瑜。在這些王家後代掌握公司管理權之後,台塑集團也正式進入新的階段,但集團表示這個過度階段已經執行多年,王永在去世後也不會有所改變。
集團也指出除了王家人以外,同時身為集團高階或資深員工的專業經理人,也會參與管理。
王文淵表示:「目前集團正在進行許多重要的專案,我們希望每一位集團成員都能學習兩位創辦人簡單而且勤奮的行事風格與勇氣,以達成目標」。
王永在出生於台北市新店區,但大多在台灣南部仰賴農業的嘉義成長。他在高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深造,並於1948年以成立木材公司開啟職業生涯。10年後,他關閉他的第一家公司,以協助創立台塑,並在頭幾年經營公司。
王永在的哥哥王永成於1944年因肺結核去世。
王永在於1993年出任台灣第六套輕油裂解廠(台塑六輕)的廠長,並且在哥哥王永慶於2002年退休後,成為整個集團的實質總裁。
較年輕的他被稱作雲林縣麥寮鄉六輕廠房的「總工程師」。台塑集團指出這是因為他從1994年起,就開始監督六輕建設,此外廠區也設有油場、發電廠及港口。
其製造廠一年銷售額達$485.4億美元。這個聘僱約100,000名員工的集團在去年呈報高達8,200萬美元的收益,並指出預期收益將在今年增加到8,700萬美元。
王永在於2010年名列富比世(Forbes)台灣富豪排行榜第10名。
王瑞瑜表示:「我全心全意的尊敬他」。
她指出每當她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王永在都會親自示範並指導她。此外,他也相當親和,這點和她自己的父親王永慶截然不同,這也是她在有必要時,總會請王永在協助的原因。
她說:「也正是因為個性不同,兩位兄弟多年來總能融洽共事」。
新的權力分配
在此同時,集團所屬的長庚紀念醫院也擁有15位董事會成員,其中有五位是王家人,包括已故的王永在、王文淵、王文潮、王瑞華和王瑞瑜。醫院表示將在一個月內選出新的董事會長,一般認為王文淵是最具潛力的角逐者。
在集團中,長庚醫院是集團子公司的主要股東,在每間子公司都持有超過20%的股份。
台塑集團於1954年創立,且在全球同業之間名列第七大,日產量總計達到9,000噸。
為了達成台塑的PVC製程垂直整合,集團也在1958年創立南亞塑膠加工公司,以採購台塑公司生產的聚氯乙烯(PVC)樹脂,此外也成立新東塑膠製品公司,以加工樹脂製造消費品。
南亞和新東之後合併為單一企業體,也就是南亞塑膠公司,並在1990年代,藉由建造生產乙烯的輕油裂解廠和燃煤發電廠,達成上游整合。
台塑集團也參與紡織品、電子、醫藥、護膚、汽車製造、汽油零售和石油精煉事業,並於美國和中國設置海外分公司,且在當地購買或建造許多PVC工廠和化學品生產設備。
集團在德州的舒適角(Point Comfort)擁有包含200多座油井的物產,以及富含天然氣、油管與生產公司的土地,還有一座乙烯廠。集團在中國福建省漳州擁有一座發電廠,並在中國境內擁有至少40多間工廠。
雖說台塑是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的一員,但消費者最熟悉的可能是公司具備前瞻性的兩個品牌—HTC(台灣證交所股票代碼:2498)和威盛電腦。